OpenStreetMap logo OpenStreetMap

最近香港 OpenStreetMap 社群出狀況,有人一直將山名改做舊的名稱,再來新增加聚落名稱也用舊名稱。有較資深的人說明能夠添加 alt_name 或是 old_name 標籤,不過編輯者看來聽不進去。有山友看不下去,開記者會向大眾報告,紛擾香港社群幾個月的編輯戰要給予使用 OpenStreetMap 的人怎樣的山區內容。

想要更改大家習慣山名的人,用一本作者自己踏查結果寫的書本,並不是經過學術方式檢驗內容,而且也忽略大眾有習慣的叫法,也持續好幾年了。有不少山頭的古早名稱是客家人留下來的,用的漢字與香港話的叫法是不同的。社群的人改這位編輯的更動,卻被他改回來,也沒有聽別人的解說與顧慮。香港有相當多用 OpenStreetMap 資料的登山 app,地圖畫面也被改得亂七八遭。

他們編輯戰進行好幾個月了,幾天前我用 Data Working Group 的身份介入,將不聽勸告的帳號封鎖,不過看來他有其他帳號,繼續編輯他們認為正確的山名與地名。好佳哉香港社群的人能夠及時改回來,不過一些 app 仍然是抓取舊的地圖資料,因此錯誤的資料留在上面。

其實像是 OpenStreetMap 與維基百科,最怕一些堅持自己是對的人,別人改動他的資料,就趕緊改回來,也無法溝通。有活躍的社群改正回來,即便被人封了帳號,他還可以繼續創新帳號繼續編輯,並不想放棄。

台灣也有發生類似的事情,有一個帳號叫愛台灣,用網路流傳的山路GPS,將別人走過的路線畫上 OpenStreetMap。有相當多沒有其他來源,可能就是探查的路線被畫上去了。

也有人不管先前基石與最高點位分開標示的決議,將基石全部改成山峰,因此被不少人誤會。幾年前 OpenStreetMap 社群與登山社群協調好了,就是基石就是基石,山峰與基石應該獨立標示。

臺灣這裡的 OpenStreetMap 的發展重點在爬山山路的部份,與非洲、南亞、東南亞的國家是救災目的並不一樣。歐美那邊的國家有完整的山路開放資料,所以不論是公司、社團想要做爬山地圖真的相當容易。臺灣無商業力量想要做爬山地圖,因此讓 OpenStreetMap 有機會發揮的地方。

看著香港最近的事件,同樣有爬山的人愛開放街圖,靠熱心貢獻者,因此有能力畫完整的山路。

Location: 22.309, 114.101

Discussion

Log in to leave a comment